-
关于可能致癌的食物,世界卫生组织(WHO)和国际癌症研究机构(IARC)等权威机构提供了一些研究。以下三类食物被广泛认为是可能具有致癌风险的:
1. "加工肉类": 加工肉类包括香肠、火腿、培根、热狗等,这些食物在制作过程中会添加防腐剂和色素。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加工肉类列为1类致癌物,意味着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加工肉类可以增加患结肠癌的风险。
2. "高盐腌制食品": 高盐腌制食品如咸鱼、咸肉、咸菜等,含有较高的钠和亚硝酸盐。亚硝酸盐在体内可能转化为致癌物质亚硝胺。长期食用高盐腌制食品与胃癌、食管癌等癌症风险增加有关。
3. "高温烹饪产生的食物": 包括烧烤、油炸、煎炸等烹饪方式。这些烹饪过程中会产生多环芳烃(PAHs)和杂环胺(HCAs)等致癌物质。研究表明,长期食用这类食物可能与肺癌、肠癌、乳腺癌等癌症风险增加有关。
需要注意的是,虽然这些食物可能增加癌症风险,但并不意味着食用这些食物就一定会导致癌症。癌症的发生通常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,包括遗传、环境、生活方式等。此外,适量食用这些食物,并在均衡饮食的基础上,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,可以有效降低癌症风险。
举报 -
“食物致癌”多半经不起推敲
近日,一项刊登于《美国临床营养杂志》的研究发现,某些食品可能致癌的说法多半经不起推敲,大部分所谓的“不健康”食品其实很少或者不会增加致癌风险。哈佛大学研究人员指出,以往被大众广为流传的热狗、甜甜圈、汽水饮料等“致癌食物”,实际上并没有统计学上的意义,太过夸张的词语可能让大家更为焦虑。
提到食物致癌的传言,广西营养学会副理事长马力平教授深有感触,“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亲朋好友打电话来问我,吃了某种食物是否会致癌,让我这个天天和食物打交道的人感觉很无奈。”马力平说,我们可以简单地将食物分为动物性食物、植物性食物和加工食品三种,对于常吃的新鲜的单纯动物性食物和植物性食物来说,人类都吃了几千年了,几乎不存在致癌的可能性。
四大致癌传言
那致癌食物的传言又是从哪里来的呢?马力平表示,现在关于致癌食物的传言和误区主要分为以下几种:
1.将毒性和致癌性混淆。某些食物如果保存不当可能会腐败和变质,这种情况下,食物本身往往会产生部分毒性。比如土豆放时间长发芽后会有龙葵素,甘蔗霉变后会产生一种神经毒素,具有强毒。这些毒素如果被吃下去很可能导致人身体不适,但绝不可能马上就引起癌症。因此偶尔一次误吃了,也不必过分担心。
2.没有认识到剂量决定毒性。有些食物在某些特定情况下确实会产生毒素,而加工类食品中的一些非法添加剂也存在致癌争议,但毒素的积累需要到一定剂量才会对人体产生作用。比如之前美国一个消费者权益组织宣称的可乐能致癌,不错,可乐中含有的4—甲基咪唑确实是一种致癌物,但其在可乐中的含量很小,只有当一个人每天喝1000罐以上的可乐时,才能引发致癌风险。之前所传的番茄中含尼古丁会致癌也是同样的道理。
举报

